400-633-6222

首页 滇池人家动态

云南人怎么吃米线

2021-10-13 08:10:00 

到了云南,遍地都是米线店。云南人开玩笑说,那些连起来绕地球一周的东西都不算什么,因为我们吃的米线够给地球打毛衣了。人们好像把一生的才智都献给了米线,任何一种吃法都令人大饱口福,啧啧难忘。

作为最著名的云南美食之一,来源于蒙自的过桥米线确实是特别的。它把云南人习以为常的米线做得精巧甚至带着仪式感,数量不同的小盘子标记着一套米线的等级,繁多的小菜下起锅来让第一次吃的人手忙脚乱,煞有一种很难驯服的高傲感。

这个“过桥”的奇怪名字由来,传说,是清朝时候的一位贤惠妻子为在湖中小岛上日夜苦读的丈夫送米线,每次要走过一条桥才能见到丈夫,因此得名“过桥米线”。

而在千山万水之外的苏州,有这么一碗“过桥面”,因为浇头不能直接盖在面上,要用盘子另盛,吃的时候夹过来仿佛是通过一顶石拱桥才跑到嘴里的黑话“过桥”,引起了很多人对于过桥米线来源的争论

但云南人对一碗米线背后的故事,其实并不太在意。能够真实地甩上一碗,那才是实在的东西。对于蒙自人来说,甚至无需五花八门的大小碗碟,只要清清爽爽几份配菜,下到碗里吃上就好。

吃过桥米线要用大海碗。一个比脸还大的碗,盛一碗烫烫的高汤,上头漂着保热而不冒热气的封顶油,先下鹌鹑蛋和肉,再下了菜和弹软的米线,配着酸萝卜、腌酸菜,是云南米线里少有的“清汤寡水”派。不加很多酱油和醋,也不加大勺辣椒油,就这么清清淡淡才更能尝出肉和汤的鲜美。

到了秋天,蒙自的过桥米线里加上了金色或白色的菊花瓣,一份清新的调料,把遍地是花的云南偷偷地融到了米线里去。

【大锅米线丨云南人的“帽子”戏法】

在云南人的生活里,过桥米线并不是米线里最特别的那一种。即使是日常吃米线,云南人的吃法也千差万别。江浙人吃面时说的浇头,在云南叫做“帽子”。一碗最简单的米线在云南哪里都吃得开,就靠那一勺各有风味的“帽子”。

汪曾祺随着西南联大去到昆明的时候,就在文章里说:“米线花样多,有闷鸡米线、爨肉米线、鳝鱼米线、叶子米线。”爨肉就是肉末,是云南人平日里最常吃的一种,没有什么特别的配料,就只是配酱料炒好的肉末,加上韭菜豆芽,放一点酸菜,就能吃得心满意足。


昭通和贵州六盘水离得很近,两个邻居在做羊肉米线这件事上都很擅长。一碗清汤的米线,肉片盖在上头冒着热气,放上几根新鲜的薄荷叶,多数人要加点油辣子,口味重的人还剥两颗生蒜放到汤里。肉的丰美、菜的鲜香配起来恰到好处,不逊于一顿菜色齐全的大餐。吃完之后不忘大喝几口汤,带着一碗米线所有的味道下肚,才算是完满。

玉溪则凭着一勺鳝鱼帽子就能行走南北。新鲜鳝鱼去骨切段,用辣椒油和酱料炒熟,和着炸猪皮做的“叶子”,再配上薄荷、韭菜等配料,红的辣油、白的米线、绿的小菜尤为鲜艳,麻辣鲜香的滋味让人久久怀念。

网友热评